新丝路

字:
关灯 护眼
新丝路 > 三国之最风流 > 4 留钱

4 留钱(第2/4页)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侠竟有此等威势!”

    许仲家所在的“大王里”,紧邻东乡亭舍,下了官道,转入乡路,走没多时,麦田、树木环绕中,一个聚落出现眼前。

    “里”多呈长方形,也有方形的,为方便管理和防盗,其外皆有墙垣。乡下的里,有些还挖的有壕沟。有墙垣,自然也就有供人出入的“里门”。大的“里”四个门,小的“里”两个门。

    “大王里”不大,只有两个门。史巨先在前,荀贞牵马在后,两人步入门中。

    里门内,两个黑衣汉子正蹲在墙边的阴影里聊天,瞧见荀贞两人,都站了起来,其中一个迎上来,满脸带笑,说道:“史郎,你怎么来?”很明显认识史巨先。

    史巨先没理他,对荀贞说道:“亭长,这就是大王里了。他是里监门。”

    “里监门”,负责里门的启闭,同时也监督住民、外人出入,地位很低。

    给荀贞介绍完,史巨先这才对那汉子说道:“这一位是俺们亭的亭长荀君。许仲犯了事,杀了人,荀君要去他家中看看。……,你快些去通知你们里长!”

    那汉子唬了一跳,道:“许郎杀了人?哎呀,他杀的可是王屠?俺说呢,下午他出去时怎么拿了把刀!……,当时也没看出来呀,他还笑眯眯地和俺说了会儿话呢!”不住口的惋惜,“早知道,说什么也要把他拦住!”

    “你怎么这么聒噪!快点去,找你们里长来。俺和荀君先去许家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,是。”

    史巨先带着荀贞进入“里”内。

    到底是乡下地方,比不得县中。县中各“里”内的道路都很直,从这个里门笔直地通向对面里门,居民住宅就分布在直道的两侧,“比户相连,列巷而居”,排列得极其整齐。

    而“大王里”内的路既不平、也不直。路边的民居也不整齐,有的前出,有的靠后,有些人家门前泼了水,一踩一脚泥。

    里中的住民大概四五十户,大半关着门。

    路过两家没关门的,一家有一个老妇坐在树下用篾条编制物事;一家有两个小孩子在院中玩水和泥。

    目睹此景,荀贞不合时宜地想起了他小时候,记得年少时,也曾与伙伴们一起玩泥堆沙。步行在静悄悄的里中,墙黄树苍,老少悠闲,阳光晒在身上,恍惚间,他有时空交错之感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亭长,这里就是许家了。”

    史巨先停到了一户人家门前。

    从门外看去,这宅院不但小,还很破落。

    土夯的院墙不高,没涂石灰,露着黄泥在外。两扇矮矮的木门,也不知多久没整修了,受风吹雨打,崩裂出不少细缝,漆也掉了大半,黑一块、白一块,便如大花脸也似。

    在乡中威名远播的许仲,家中却如此寒苦?

    这和荀贞的想象完全不同。要非史巨先领路,他都要觉得是走错了:“许仲家如此破败?”

    “许仲好助人,听见谁家有难,必倾囊相助。每得钱财,除了留下供他老母吃用以及供幼弟读书之外,皆散掉救人急困了,当然没有余财修整宅院。”

    “原来如此。”

    在荀贞眼中,许仲的形象一点点地丰满起来。

    “重然诺、有仁孝,名闻乡里,急人之急。虽只是个乡下轻侠,却也不容小觑,如有机会,未必不能成就一番事业。”他来许家,初衷是为了摸一摸情况,但此时,联系一路上对许仲的听闻,再联想到他所图谋的“大计”,却有个想法隐约浮上了心头。

    史巨先上前敲门,好一会儿,才听到院中有人问道:“谁人?”是个男子的声音。

    史巨先认识许仲,来过许家,自然也认识他的弟弟,小声说:“这是许仲的弟弟许季。”大声回答,“俺,史巨先。”

    “吱呀”一声,院门打开,出来一个少年。

    荀贞观看,见他年约十五六,面色苍白,个子很低,身形极瘦,穿了件黑色的儒服,松松垮垮的,好似套了个矮竹竿,左手中拿了一卷竹简,刚才可能是在读书。

    “原来是史君。吾兄外出,尚未归来。……,这位是?”

    “俺亭新任的亭长荀君。俺们来,正是为了你的兄长。他杀了王屠!”

    “啊?”

    “哗啦”一声,许季手中的竹简坠地:“杀、杀、杀了王屠?”

    院中太小,马进不去,荀贞将缰绳交给史巨先,吩咐栓在门外,和颜悦色地说道:“你不必惊怕,我此次不是为办案而来,只是听说你母亲年老,所以过来看看她。”

    许季缓过神来,作了一揖,说道:“见过荀君。”

    荀贞把他扶住,顺便弯下腰,捡起竹简,一句话跃入眼帘:“乾:元、亨、利、贞。”

    这是《易》里边开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